top of page

〈鱗光〉 - 朱嘉榮

  烈日當空,平靜的海面泛著金光。一尾活潑的小魚躍出水面,陽光照在它的鱗片上,閃閃發光。小光站在岸邊,羨慕地注視著那條自由自在地游弋的魚。心想它可以在海裡自由自在地暢泳真好呢,因為媽媽從不讓他游泳。小光手臂的皮膚被太陽照到灼熱,愈發痕癢。一不小心,手臂的皮膚都抓破了,一片片紅紅的、乾乾的斑塊更明顯。這些斑塊看起來就像魚身上的鱗片一樣。他生怕被人看到,連忙跑回家。

 

  「小光!你又跑到海邊去看魚了?」小光甫進家便聽到媽媽的叫喊聲。

 

  「都叫你外出時要穿長袖衫,戴上帽子,不要被陽光照到。」媽媽邊叮嚀邊蹲下身,檢查著小光手上的皮膚爛成甚麼程度。可能你會想皮膚為甚麼會「爛」,小光其實不喜歡這樣形容,但又想不到其他形容詞,而同學們都是這樣形容他。而「爛」的原故他也不太清楚,明明有每天洗澡,更換衣服,十分衛生。幼稚園時手冊上「整潔」一欄常常都有「兔仔」呢。只是皮膚漸漸開始經常脫皮,書包及衣服常常都有白色的皮屑,「兔仔」也從手冊跑走了。
 
  有次小光問媽媽,為甚麼他的皮膚會經常痕癢,真的很受不了。媽媽說這是銀屑病,小光追問媽媽這是甚麼意思,她說是皮膚病的一種,又說是類似癬,但又不是癬。這些詞語小光從來都未在中文課上聽過,不懂確實是甚麼意思。小光問媽媽是否洗澡乾淨,就會沒事了。媽媽沒有回應,只繼續塗上黏黏的藥膏。
 
  許多晚,入夜後皮膚都會突然變得通紅,連臉上的皮膚也熱得發滾,再延至頭頂,然後全身所有的皮膚都十分痕癢,尤其手指關節,輕輕一動已疼痛無比,連肚臍四周都冒起地圖般的紅癬。小光連忙呼喊媽媽,忍不著哭了出來。媽媽以濕毛巾替他輕輕印著皮膚,再塗上藥膏。小光慢慢哭累了,然後才睡著。
 
  翌日,小光回到班上,小心翼翼把皮膚遮蓋起來,不敢露出雙手的皮膚。但同學一看到他,便大叫:「關公來了!關公來了!」小光一聽到這個花名,便害羞得滿臉通紅,幸好他皮膚原本已經通紅,所以較難被人發現。上中文課時,小光已努力盡量不抓皮膚,嘗試忍著,但皮膚如被羽毛輕輕的搔著,忍不著偷偷抓著雙手,卻竟愈抓愈癢。身上又再脫出白色的皮屑,附近的同學看到,便馬上呼叫起來,說他身上甩出一塊塊的魚鱗,會傳染的。其他同學又起哄起來,說「下雪了!下雪了!」遠處又有同學說「關公便成雪人了!」引得其他同學哈哈大笑。小光尷尬得低著頭,直至老師叫他到洗手間清潔一下。小光洗著雙手,抬頭看鏡中的關公和雪人,忍不著流下眼淚。小光拭好眼淚,回到班上,老師說開始分組活動,互相分享作文題目——我想變成的的動物。但其他同學一看到小光都躲得遠遠,生怕真的會傳染別人,小光想開口解釋,但還是作罷。
 
  那天晚上,小光夢中化成了關公,卻豪不威武。漸漸全身的皮膚像被火燃燒著,小光醒過來正想呼喊母親,母親已跑進來。他的皮膚彷彿爬滿了螞蟻,還稍稍叮著皮膚。關節紅腫得無法靈活活動,紅、腫、熱、痛交錯在一起。母親替小光塗上藥膏,藥膏其實無太大效用,反而有效的是母親的陪伴。身上的疼痛,與今天上課的經歷交錯在一起,小光突然忍不著哭了起來,跟媽媽說起今天的被同事嘲笑的經歷。媽媽輕輕用沾上藥膏的手撫摸著說:「雪花飄落,不是很美嗎。」
 
  翌日媽媽買了一個長方型的魚缸,裡面放著五顏六色的熱帶魚,游來游去。小光高興得每天都蹲在魚缸前,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,他不用再去海邊看魚了。魚缸上的燈光,穿過水面,照在七彩繽紛的魚上,閃閃發光。小光特別喜歡一條橙紅色的小丑魚,起初感到它和其他魚好像有點格格不入,看起來有點滑稽。但它總是活潑好動,像個小小的馬戲團演員。而且他注意到它的的魚鱗看起來與別不同。

  

  「嘩,小丑魚先生,你的鱗片怎麼長得這麼特別啊?」小光好奇地問道,鼻子都快貼在魚缸上了。

 

  小丑魚似乎聽懂了小光的話,游到玻璃前敏捷地轉了個圈,用氣泡回答說:「小朋友,每條魚的鱗片都是獨一無二的。有些魚的鱗片光滑亮麗,有些則粗糙不平。我的魚鱗看似粗糙,其實是保護自己。但這些都沒關係,最重要的是我們都能自在地游泳。你看,我的鱗片雖然不太一樣,但我還是海葵裡最受歡迎的小丑魚呢!」小丑魚先生說完後,洋洋得意地轉了數個圈,好似在對小光自信地說,你看看我多漂亮。

 

  小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,他的鼻子在魚缸玻璃上留下了一個小小的霧氣印記。他看著自己手臂上的紅斑,忽然覺得它們也沒那麼難看了。

 

  夜裡,小光沒有再夢到關公,轉而夢到自己幻化成一條魚,吐著一個個透明的氣泡,在大海裡暢泳。用盡地一躍,跳出水面,陽光直射在皮膚上,溫暖而舒服。魚鱗在陽光的折射下閃閃生輝,發出耀眼的光茫。小光在水面揚起水花,如雪花一樣,真的很美。皮膚上密佈著一片片閃爍的銀白色鱗片,就像是融化的月亮凝結在他的身上一樣,折射出點點星光般的光芒,好像他的全身都被鑲嵌了無數顆小小的鑽石。當皮膚乾燥時,這些鱗片就像細碎的白霜,隨著他的每一個動作而簌簌作響。

早上,小光睡醒時,發現媽媽整夜都伏在身旁,伴他入睡。小光邊吃早餐,邊看著媽媽替他換床單、吸塵、消毒,生怕有甚麼會引起的皮膚不適。
 
  數天後,中文老師說小光那篇作文〈想變成的動物〉獲得優異的成績,說讓他在班上朗讀分享給大家。他深吸一口氣,唸出:「我的夢想,是可以像魚一樣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。」其他同學都以奇怪的目光看著小光。他接著說:「因為我有皮膚病,所以怕影響別人,所以從來沒有游泳過,有時去到泳池,卻因為其他人怕會傳染,而禁止我下水。而其實這些皮屑就像我特別的鱗片,是不會傳染的,只是有時會痕癢無比。而我最不舒服的,不是痕癢,不是被同學嘲笑,而是擔心母親辛勞。我知道母親每晚都擔心我而睡不著,每天還擔心我會發癢。所以我有時候,我會想像自己是一條生活在彩色珊瑚礁中的魚。特殊魚鱗讓我能夠完美地融入五彩斑斕的珊瑚叢中,成為海底世界最獨特的小魚。」

 

  小光唸完後,同學們都對於他的皮膚非常好奇。小光也鼓起勇氣,一一解答,分享皮膚如何爬滿了螞蟻似的,為何一定要穿長衫躲避陽光。他甚至把自己的皮膚比喻成「神奇的變色魚鱗」,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。

 

  慢慢地,同學們開始理解小光。他們不再躲避他,還邀請他一起玩耍,分組時他都有不同朋友。甚至有朋友說小光的皮膚看起來像是披著一件閃閃發光的紅色鎧甲,顯得特別勇敢。間或有一兩位小霸王仍然說小光是「雪人」,但他都會會心微笑,想起媽媽說的,雪花飄落,不是很美好嗎。

bottom of page